1951年 1月,栾川县人民武装部成立。 1月,栾川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改为文教科。 2月,在栾川、庙子、陶湾、叫河、白土、狮子庙等区、乡开展第三批土改。到3月,秋谭、合欲两区进行第四批土改。至此,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县铺开。 2月,成立栾川县供销社合作总社筹备委员会。至7月,全县各区相继成立基层供销合作社。 4月,成立栾川县简易师范学校。校址设在栾川上河南。第一期招生161人,学制两年。 4月,庙子咸池农民宋桂香引进“南阳黄”种牛一头,首建良种畜牧种站,改良栾川耕牛取得优异成绩。宋桂香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后出席栾川县、河南县和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5月1日,全县8万余人分别在各区参见“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游行示威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武装日本军国主义。 5月8日,白狮区政府报告:4月份以来,野狼猖獗,成群结队伤害人畜,咬死儿童2人。 5月20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总结土地改革工作,宣布全县完成了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5月下旬,全县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先后逮捕反革命分子1200余人。通过审查,分别给予杀、管、押处理。破获了“青年救国会”、“绥靖工作队”等反革命组织。通过镇反,摧毁了国民党反革命社会基础。 5月29日,中共栾川县委书记张号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书面汇报栾川县镇压反革命运动情况。 7月27日,召开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栾川县主妇女联合会。 7月,建立栾川县卫生院,同时成立栾川县人民政府卫生科。 7月,建立陕州行政区畜牧兽医站栾川县分站。 8月18日,县文化馆在县城街道首次驾设高音喇叭有线广播。 8月27日,栾川县人民政府设农林科。 9月7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土改复查工作。 9月9日,县委举办干部镇反学习班,历史一个半月,参加县、区干部162人,清查潜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历史问题,从组织上思想上纯洁干部队伍。 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县内发行。 10月16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栾川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栾川县委员会。 10月18日,栾川县人民法院成立。 10月27日,县委总结一年来抗美援朝运动:广泛深入的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宣传运动,全县认证飞机、大炮款4.3亿元(折合新币4.3万元),捐献日用品1154件,参加抗美游行示威8万余人,1031名青年应征入伍。 10月27日,实行酒类专卖,禁止私酿私售。 10月28日,县委召开首次劳动模范会议,历史5天,会议号召劳模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走合作化道路。会议选出10余名代表,参加在省会开封召开的河南省首届农业展览及劳动模范大会。 10月,县文化馆将原河南大学散失在潭头的8000余册图书进行收集整理,存入县文化馆图书室。 12月28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县、区、乡三级干部308人参加会议,历史20天,以整风方法解决干部中存在的松劲麻痹、违法乱纪等问题,布置在明年4月以前分3批完成全县土改复查运动。 12月底统计,全县有8个区、84个乡、428个自然村、31734户、148004人。
|